西天取經與玄奘精神
發布時間:
2010-01-07
公元627年,玄奘西行取經,從古都長安出發,孤身一人游歷56國,歷經19年,行程5萬公里。他以華夏民族的寬容大度、坦蕩自信以及堅忍不拔的精神,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傳奇圣賢。不過,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玄奘的故事更多是從古典小說《西游記》中得到的。本次會議的最后一天,2010年1月11日下午,我司特意邀請了《重走唐僧西行路》的作者、香港南中國網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明博士給我們講述了從2006年7月起在西安玄奘像前、大雁塔下開始的徒步行走為期半年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動《重走唐僧西行路》,讓我們的視線從文學作品中的唐僧拉回到千年前的歷史,真實感受到玄奘19年的探索以及文化之旅。
黃明博士原為廣州曁南大學醫學院臨床消化專業醫學碩士,后下海從商,先后在美國強生,香港聯邦,麗珠集團,中山大學中山醫醫藥等企業任銷售經理,大區經理,銷售副總,銷售總監等企業營銷高管,2000年入圍首屆中國南方人才十大貢獻精英。2003年抗非典斗爭中榮獲廣州市優秀黨員。2003年度獲得由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舉辦的中國首屆營銷技能大賽廣東賽區決賽第3名,同時獲“最佳營銷理念獎”、“廣東十大金牌營銷人”、“廣東省技術能手”三項大獎。2006-2007年連續兩年通過海選入圍參加廣州橫渡珠江活動。2006年在全球華人海選中脫穎而出,有幸以文行者身份參加了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佛教協會主辦,為期半年的大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重走唐僧西行路”,從中國到印度徒步苦旅,行程萬里,祈福中華。2007年作為領隊帶領88沙漠勇士徒步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支持2008北京奧運。至今已行走七大洲四大洋60多個國家,萬卷書萬里路,弘揚中華文化。曾經臥北極與愛斯基摩人暢飲,赴南極到中國長城站探營。在加勒比海盜藏寶的叢林里,尋找失落的瑪雅文明,在最幸福國家的不丹和冰島參禪修煉,在神秘的朝鮮和古巴向紅旗致敬。
黃博士首先通過大量圖文及影視資料向我們介紹了《重走唐僧西行路》的整個過程。本次西行除了兩位法師(大陸及臺灣各一)外,還在全球征選了六位行者,他們的任務是協助法師進行文化探索,4名文行者分別是:四川遂寧畫院的院長李映輝、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毛小同、對佛教文化頗有素養的談笑靖以及醫學專業出身的黃明。2名武行者皆為19歲,都是從少林學校精心挑選出來的,其中何中燕小姐擅長胸口碎大石等絕活,而任鵬亮則擅長“鋼針飛玻璃”等絕活。一行八人沿著玄奘當年的路線采用體驗式的徒步行走,每天負重步行20公里,自己找吃找住,遇廟住廟,吃齋聞經,涉沙漠、爬雪山,天當房、地當床,忍辱負重,不畏艱險,歷時半年終于2007年1月1日到達印度。 黃博士介紹說,此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增進中印兩大世界文明古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弘揚玄奘大師堅忍不拔,追求真諦的大無畏精神,倡導和諧人生、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并以此文化苦旅祈福中華、福祉眾生。
黃博士介紹完西行之旅后,重點給我們介紹了“玄奘精神”。歷史上的玄奘法師是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旅行家。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記》唐僧的原型,但與唐僧有很大的不同,玄奘法師智勇雙全,孤身涉險,歷盡艱難,不畏艱辛,為法忘軀,他獨身行走19年,其中的苦難絕對不止是八十一難。玄奘精神已經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這種“舍身求法”人正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最后,黃明博士還給我們分享了大量的西域相片并介紹了當地的風土人情,讓我們大開眼界。三個多小時的演講,讓全體員工受益匪淺。演講結束,黃博士還回答了員工的很多問題,并與大家合影留念。公司給每位員工都購買了一本《重走唐僧西行路》,黃博士逐一簽名蓋章。
西行無悔,行者無疆。我們也許沒有機會重走一次唐僧西行路,但玄奘大師那種不畏艱辛,為法忘軀的精神將永遠銘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黃明博士講述《重走唐僧西行路》

合影留念

簽名蓋章

黃明博士同董事長鄒翔
《重走唐僧西行路》作者黃明整裝待發
西行八人于嘉峪關
|
征途
《重走唐僧西行路》封面
上一頁:
下一頁:
更多新聞